八、社会责任
八、社会责任
2017年,集团一如既往地履行社会责任。按照深圳市国资委“公共服务白皮书”指导意见,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努力为社会尽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港口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作贡献。集团根据自身在港口开发、建设、经营业务的特点,努力创建诚信守法示范企业,积极打造深圳质量提升企业,加大港口建设投入,以环保发展理念加快海洋经济建设,推动港城一体化发展;同时,高度重视安全维稳、公益帮扶、海洋生态保护和客户满意度等工作,圆满完成了白皮书的任务要求。2017年,集团推进生态建设,通过实施码头岸基船舶供电系统、龙门吊混合动力等措施,促进码头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获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进步奖”;大鹏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再次获得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奖”。
集团高度重视质量管理、自主创新、生态建设和品牌信誉,发扬工匠精神,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长期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推进港口升级转型,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一)强化国企社会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公共产品服务和质量
一是坚持深水战略,构建高效率海港运输服务体系。在深圳港上半年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密切研究港口行业发展新趋势。盐田港和大铲湾港开通128条国际国内航线,投入24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配备93台岸吊,建立一体化的国际物流资讯平台,全面提高物流各环节运营效率、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持续改善通关服务水平,促进港口服务高效便捷。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盘道直入式单体仓储配送中心和最大的单体物流地标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智慧、高效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投入高端的现代物流设施,推动盐田综保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球进口商品综合物流商贸平台,全面提升仓储服务能力;为全球船公司提供专业拖轮服务,覆盖深圳、惠州、江苏和广西等地港口。
2017年,盐田港和大铲湾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400万大关,占深圳港的55.65%,占比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增幅超出深圳港总体水平2.7个百分点,为深圳港反超宁波-舟山港,突破2,500万标箱、实现10年最高增幅,并继续蝉联全球第3和全国第2大集装箱港贡献了决定性力量;盐田港继续稳居全球集装箱单体港口第1名,全国单一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第1名,成为中国港口每艘时超100自然箱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码头,有效保障了华南地区60%以上的欧美货物海上运输。拖带服务客户满意度达98%,物流服务客户满意度达94%。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推动精准扶贫见真效。集团共将拨付7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河源石福村扶贫,目前已拨付505万元,顺利推进石福村危桥改造、医务室建设、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设,倾力打造千亩油茶基地,力促石福柚等优质农产品市场化运作,帮助农村合作社实现农产品销售近百万元,石福村63户省定贫困户实现预脱贫摘帽47户,占贫困户总数75%。此外集团还为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助学基金出资30万元,获得第七届中国公益节责任品牌奖。
(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质量
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污染防控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绿色生态大港,为推动“深圳蓝”贡献重要力量。
一是节能减排有效提升空气质量。大力推进岸基船舶供电系统应用、龙门吊“油改电”、液化天然气动力拖车应用、海铁联运、港区整体节能改造等工程,极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船舶停靠环节,盐田港区和大铲湾港区是国内最早一批提供大功率岸电的港区,共配备4套移动式岸电系统,覆盖12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深圳港岸电建设和使用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大幅减少港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的排放并降低噪音污染。装卸环节,盐田港区是国内首批大规模推广龙门吊油改电项目的港区,大铲湾港区是全球第一个全部使用电力龙门吊的港区。两大港区共投入电力龙门吊243台、混合动力34台,电力龙门吊占比高达88%。通过改柴油驱动为电力驱动,使龙门吊减少95%废气排放,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6万吨,并大幅减低噪音。搬运环节,盐田港区是国内首个建成港口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并率先启用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拖车的港区,港区共配备343台液化天然气拖车,与柴油拖车相比,液化天然气动力拖车尾气颗粒排放物低95%以上,一氧化碳低90%以上,废气污染排放量综合降低82%。
二是清洁生产有效提升用水质量。建立健全污水处理体系。盐田港区投入运营7座废水处理站,全面配备化学处理间、油水分离器等相关污水处理设施,对机修车间、码头设备、集装箱、加油设施等产生的清洗污水及各类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并经专业检测达标后才排放。
三是污染防控有效提升生态质量。逐步完善溢油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废气、废水、粉尘与噪音监测体系,实时保障港区生态环境和海洋安全。为应对海上溢油风险,盐田港区配备了国际上最先进技术的溢油预警系统,实现水上漂浮油膜远程、实时、全自动的综合监控;定期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对港区范围内的工业废气、废水、粉尘、噪声等进行了全面监测,及时实施整改,确保三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集团连续9年累计投入360万元进行海洋生态修复人工增殖放流,在盐田港后方陆域连续12年义务植树1.9万余株。
盐田港成为全球首个国际卫生港口;1次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建设推进企业;1次获得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奖;2次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优秀贡献企业;2次获得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进步奖;盐田港和大铲湾船舶岸电建设项目入选国家交通运输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2016-2018年度奖励资金申请项目(第一批)》,分别获得奖金1,838万元和956万元;为支持国家建设美丽海洋、维护海洋权益,2017年集团向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捐赠2亿元。
(三)以党建责任为重点,持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集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党建责任为重点,以规范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抓手,狠抓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丰富党建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持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发展的创新之路,围绕盐田港“山海文化”的特色,继承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推行“善思健行、志存高远”的文化精神,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国际一流知名港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