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部控制管理情况
5.1 制度建设情况和年度执行评价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修订、补充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着力夯实公司风险管理基础,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突出关键风险控制,规范制度管理。公司梳理了所有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对照规范控制,通过修订、补充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重新确定了集团制度框架体系,使得公司内部管控体系和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开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完成了“2+1”工作成果,并汇编成《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风险与内部控制应用手册》和《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手册》在公司内运用和实施。
3、搭建了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等集团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型综合性管理系统,该系统运行正常有效,真正实现了企业信息共享、资源互用,为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切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积极探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高效运作,按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出具财务风险预警报告,将风险控制在事前。
5.2 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评价结论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公司自身的特点,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公司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公司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
5.3 企业风险管理情况
5.3.1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战略风险:盐田港集团作为港口企业,战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政策与环境,政府的政策变更给公司运营带来不确定性。比如,广东省政府提出产业“双转移”(珠三角加工业转向西北,本地产业升级;落后地区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如果本地产业转移和升级,会导致集装箱量下降、业务流失,影响公司的盈利。
财务风险:目前,盐田港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现金安全、汇率、税务筹划等方面。由于公司拥有大量现金,确保资金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加强印鉴的管理,加强对支付流程的控制,都是公司对于现金安全方面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工程风险: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的审核存在较大的风险;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虽然目前盐田港集团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程建设方面的内控制度,利用外部专业机构(如监理机构)的专业知识进行风险防范,但是在工程变更环节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后期,应加强工程项目后评价机制,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力度。
市场风险:市场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到盐田港集团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全国港口建设、运营能力总量超过了实际需要,港口吞吐能力供过于求,导致恶性价格竞争,箱量下降,收费下降,影响公司的利润。
投资风险:包括投资治理、投资项目实施以及投资项目后期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法律事务的监督与管理及其他与经营相关的法律风险。
5.3.2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方面,盐田港集团已成立了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按照盐田港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及工作目标,结合全面风险管理专业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和落实风险管理,着力推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试运行,并对风险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评估。
为了落实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管理要求以及市国资局和证监局提出的企业内控具体要求,同时也为了在“二次创业”中夯实公司风险管理基础,公司已初步构建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同时完成了2+1工作成果(盐田港集团风险与内部控制应用手册、盐田港集团内部控制评价手册和盐田港集团投资风险管控方案),并且修订了风险管控制度。